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10月29日对外发布通知,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此次调整既适度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提高本专科生和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又大幅增加高校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更加贴合学生、学校实际需求。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提高国家资助水平。2023年,全国共资助各学段学生1.6亿人次,资助金额共计3111亿元。此次学生资助政策调整将用更大力度奖优助困、更多覆盖学生群体,将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关部署。记者:申铖、胡旭设计:申铖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责任编辑:刘峻凌】
作者: jfoejdfoa_cn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调整!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提标扩面
-
在孩子们需要的每个角落,这条“路”总能抵达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启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新篇章过去四年检察机关扎实履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予的更重责任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安全幸福健康成长是新篇,更是新路面对数字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新需求检察机关如何“答卷”?一起来看数字检察守护成长之路这条路,是始终以“六大保护”织密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网,“六大保护”深度融合,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条路,是不断以检察履职构筑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法治屏障,“四大检察”综合履职,撑起未成年人法治蓝天。这条路,是落实数字检察战略创新数字未检建设,全方位构建“数字赋能”新局面。破除部门壁垒,连接信息孤岛汇集多维数据,搭建业务模型护未之路,检察守护数字赋能,你我共赴为每一个孩子的明天铺就可感可触的守护之路
【责任编辑:卢小凡】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丨“破圈”掘金海外市场 “西南造”加速出海
这是在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拍摄的即将下线的新能源汽车(2024年6月7日摄)。
随着一条条国际航线开通,一趟趟国际班列飞驰,在全球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西南五省区市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势产业提档升级,“西南造”加速出海,书写开拓国际市场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责任编辑:李平书】
-
尺素金声|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增长8.6%,新型消费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从十个新数据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⑨
作为中国消费市场中的新型消费业态,本地生活服务迎来令人惊喜的发展。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08928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0721亿元,增长7.9%,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7%。本地生活服务等新型消费快速增长,对线上消费增长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本地生活服务是指将具有实体店铺的餐饮、家政、休闲等生活服务以一种“网店”的方式呈现给消费者,从而提高消费者便利度的一种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新业态。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零售业态的持续变革,即时零售保持韧性增长,今年前8月行业规模同比增长26.2%。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本地生活服务已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李欣以前经常为家里的小修小补发愁,下水道堵了、洗衣机坏了、灯泡不亮了……如今,她只需打开手机APP,就能一站式预订相应服务;山东省济南市居民辛丽喜欢在节假日和朋友聚会,却又不喜欢到超市采购。如今,从生鲜到零食再到饮料,都能在手机APP中下单购买,半小时就送上门;上海市杨浦区上班族郭悦想在下班后吃顿可口的饭菜,却没有精力亲自下厨。如今,她只需提前买好菜,等着在手机上预约好的家政人员上门……本地生活服务快速发展,折射出新型消费巨大潜力。2023年,中国全年网上零售额15.42万亿元,增长11%,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增至27.6%,创历史新高。在巨大的需求带动下,以线上线下融合为特点的本地生活服务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到17469亿元,2025年本地生活服务规模将超2.5万亿元。本地生活服务快速发展,得益于相关政策加力支持。推动技术赋能、提升智慧便捷水平,一直以来都是推动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政策取向。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鼓励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商品、门店、会员及供应链数字化,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降低综合成本。”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 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引擎。消费市场不缺需求,缺的是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优质供给。激发消费更大潜能,创新供给是关键。做足“新”文章,效果更打眼。在相关政策带动下,有的平台推出便民生活圈网点动态地图,有的平台打造“小修小补”便民地图,有的平台探索社区生活服务数字化,增强服务的贴近性和便利性……本地生活服务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据显示,今年1—8月,限额以上单位中开展即时零售新服务较多的便利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增速高于平均水平。本地生活服务关乎人民美好生活,是扩大消费的有力抓手。紧紧围绕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新需求,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推动本地生活服务带来更多优质的消费新体验,一定能够激发服务消费更大潜能,促进消费市场回升向好。
【责任编辑:李平书】 -
美国华盛顿动物园:大熊猫“宝力”“青宝”“状况很好”
中新社华盛顿10月16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主管布兰迪·史密斯当地时间16日表示,1天前抵达华盛顿动物园的大熊猫“宝力”和“青宝”目前“状况很好”,“它们已经在探索新环境”。本月15日,大熊猫“宝力”和“青宝”在经过19小时飞行后从中国成都来到美国华盛顿,开启为期10年的旅居生活。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 供图史密斯当天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她上午去看了“宝力”和“青宝”。虽然经过了长途飞行,但它们目前“状况很好”,“宝力”在爬架上玩耍,“青宝”在吃竹子。熊猫饲养员汤普森(Laurie Thompson)告诉记者,动物园为熊猫准备了很多竹子、苹果、胡萝卜,以及根据中方饲养员“配方”特制的“熊猫窝头”,与它们在中国时吃的一样。目前,两只熊猫吃饭、睡觉都正常,它们正在适应新环境。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 供图据工作人员介绍,两只熊猫性格很不同,“宝力”非常活泼,喜欢爬上爬下;“青宝”则比较谨慎,小心地探索新居。“宝力”和“青宝”分别出生于2021年8月和2021年9月。其中,“宝力”的妈妈是出生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宝宝”,它的外祖父母是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旅居20余年的“添添”和“美香”。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摄据园方消息,“宝力”和“青宝”将于明年1月24日正式与公众见面。在此之前,两只熊猫要经过至少30天隔离,自12月中旬开始向志愿者、会员等举行小规模展出。负责熊猫健康的兽医斯蒂尔(James Steeil)告诉记者,这一安排完全是为了熊猫考虑,确保熊猫可以充分适应环境。对于时隔近一年迎来熊猫,华盛顿动物园的工作人员都很兴奋。史密斯表示,熊猫对于华盛顿整个城市、华盛顿动物园和她个人都“意义非凡”,熊猫的到来带给她“很多欢乐”,迫不及待想要深入了解这两只熊猫。史密斯还表示,美中两国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已经超过50年,取得了很多成就,也加强了人文交流,是通过合作取得成功的“典范”。(完)
【责任编辑:卢小凡】 -
国家邮政局:9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42.5,同比提升9%
中国网10月17日讯 据国家邮政局官方微信消息,经测算,2024年9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42.5,同比提升9%。其中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分别为539.3、688.1、224.4和69.7,同比分别提升24.2%、2.2%、0.4%和3.9%。9月,快递市场发展动力强劲,规模拓展稳健有序,产业融合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能力趋强。图片来源:国家邮政局官方微信9月,快递发展规模指数为539.3,同比提升24.2%。从分项指标来看,预计9月快递业务量将同比增长18.5%左右,业务收入将同比增长13%左右。前三季度,快递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快递业务量超1200亿件,业务收入超万亿元。一是发展动力日趋强劲。前三季度,剔除春节影响因素,行业单月业务量同比增速基本保持在20%左右。5月以来,单月快递业务量突破140亿件成为常态,日最高业务量超5.8亿件,促消费、助生产、畅循环作用日益凸显。中秋假期期间(9月15日-17日),行业揽收快递包裹13.07亿件,比去年中秋假期日均增长35.4%;投递快递包裹14.07亿件,比去年同比增长45.7%,有力满足假日市场寄递需求,高峰保障能力有所提高。二是区域发展愈加均衡。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增速将分别有望超30%和35%,远超全国平均增速,快递业务量占比有所提高。自4月起,快递企业不断增强新疆地区的寄递服务供给,加大对西藏等边远地区运力投入,推动西北、西南地区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陕西、甘肃、内蒙古、贵州等省份业务量同比增速预计将在45%以上。三是新型消费支撑有力。前三季度,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等新模式发展迅速,带动快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引导下,智能家居、绿色家电日渐成为线上寄递新热点,时令生鲜、健身保健、节庆产品、鲜花绿植等产品寄递规模有所扩增,快递企业为推动新型消费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9月,快递服务质量指数为688.1,同比提升2.2%。从分项指标来看,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预计为83.8分,同比提升0.6分。重点地区72小时妥投率预计为83.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行业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消费者寄递体验有所改善。一是服务特定群体更便捷。快递企业与高校加强合作,建立校内服务站点,提供“一站式”寄递服务,以更加高效的寄递服务,助力高校学生轻松离校、便捷返校。快递企业积极探索智慧医疗服务,开展病案报告、药品、检测样本、医疗器械等多产品寄递,综合运用无人机、无人车、智能柜等智能设备,助力医院实现药品试剂可追溯、物流全程可视化、冷链运输定制化、设施设备无人化。二是服务现代农业更全面。快递企业推动冷链服务直达田间地头,通过温控技术优化、包装材料创新、运营数据挖掘、“陆铁空”运力矩阵投入,全面提升寄递时效与服务品质,助力鲜花、大闸蟹、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实现源头直采直发,为地方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保驾护航。三是服务制造业更深入。快递企业深耕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不断延伸服务链条,丰富仓配服务体系。在3C品牌新品发布领域,快递企业通过运用大数据精准预测、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定制加固包装、“分仓+直发+极效前置”服务模式,确保新产品寄递快速响应、安全送达。在鞋服领域,快递企业积极打造产业带专仓,为商家提供正逆向增值一体化服务、仓内质检、印花、熨烫等多项半加工服务,通过提供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库存变动与订单管理即时性,为制造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支撑。9月,快递发展能力指数为224.4,同比提升0.4%。前三季度,行业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一是基础产能不断增强。快递企业升级哈尔滨分拨中心,提高东北地区转运效率。陆续投产合肥汽车配件分拨中心、中山打印耗材专业仓、武汉药品和器械专业仓、江门宠物食品立体仓,为多领域企业提供更专业的仓配服务。运营河南邓州智慧物流港、苏州太湖智能产业园、冀南(沙河)与泉州智创园等设施,促进区域商流、物流与资金流等资源集聚,助力地方产业创新发展。二是综合运力持续提升。航空方面,行业自有航空公司开通“杭州=阿斯塔纳=布达佩斯”“广州=德里”等全货机国际航线,开通“西安=列日”全货机包机航线,加强欧洲、南亚等地区辐射能力。陆运方面,快递企业与市内交通企业加强合作,在多地推广“地铁+快递”“公交+快递”等新型寄递模式,推动同城寄递降本增效。无人运输方面,快递企业在深圳新增起降场地,开通“深圳=东莞”无人机航线,打造“空中无人机+地面驿站+地下无人车+地铁”低空-空铁轨运输网络,在郑州、成都、苏州等地探索低空寄递新模式,在陕西打造低空物流智慧社区,持续挖掘低空经济新场景。快递企业优化无人车运力管理平台,推动无人车朝大容量、远续航方向更新迭代,在山东东营、胶州和陕西宝鸡等地常态化开展无人车配送,促进城市配送便捷化、智能化发展。三是跨境服务优化完善。一方面,快递企业升级国际寄递时效,简化跨境服务流程,上线海外仓标准产品,提供境外上门揽收服务,有力保障“中秋”“黑五”等节假日跨境寄递需求。另一方面,快递企业在上海完成鲜果“1210保税电商”模式全国首单通关,促进跨境物流高效性与进口链路可视性,为跨境电商水果进口贸易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9月,发展趋势指数为69.7%,同比提升3.9%。快递企业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旺季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为拓展发展新空间、释放消费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预计四季度行业仍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责任编辑:卢小凡】
-
新设生命科学馆 丹麦将携“双国家馆”亮相第七届进博会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 (官逸伦)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记者17日从丹麦驻华大使馆获悉,丹麦将在本届进博会上新设生命科学馆,以食品馆和生命科学馆“双国家馆”形式参展。据介绍,丹麦生命科学馆占地140平方米,将展示来自7家丹麦企业的药品、健康产品、医疗器械和设备、生物解决方案等,致力于呈现丹麦企业如何助力实现全球健康目标。而在200平方米的食品馆,11家丹麦企业将带来包括黄油饼干、乳制品、膳食补充剂等在内的多种产品。展馆还将提供一个独特平台,帮助参观者了解丹麦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除上述展馆外,还有9家涉及食品、消费品、能源、水管理、设计等领域的丹麦企业将在本届进博会通过独立展台形式参展。据悉,这是丹麦第七次参加进博会。丹麦驻华大使孔墨客称,丹麦和中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丹麦亮相进博会正是这种贸易关系的见证。他表示,希望通过在中国市场展示丹麦的绿色解决方案与可持续发展业务,进一步巩固两国在绿色转型领域的合作。(完)
【责任编辑:卢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