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foejdfoa_cn

  • “在共建‘一带一路’伟大事业中不断取得新成绩”(共建“一带一路”·故事汇)

    沙特首都利雅得西北部的山谷之间,以古城德拉伊耶为中心,一座涵盖酒店、博物馆、商场、餐厅、住宅等多种设施的新城将拔地而起。这个名为“德拉伊耶门”的项目预计投资600多亿美元,到2030年将吸引2700万游客。中建中东公司为这一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部分标段提供总承包服务。午后的阳光照得人睁不开眼。工地上,脚手架林立,数十辆卡车往来穿梭。现场经理艾哈迈德驾驶四驱车带着记者一会儿下坡一会儿爬坡。“德拉伊耶地区是一片山地,将来项目建成后,7平方公里内,地面只有步行街和综合娱乐设施,汽车要从隧道内穿行。这意味着,地上填平和地下隧道挖掘的工作量是巨大的。”按照工程要求,中企将修建总长度约3900米的双层隧道,上层为行车隧道,下层为市政管线隧道。中企还将建设消防管网、通信网络、电力路灯、监控安保和两座水泵站等。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不少标段的隧道已经完工。不远处,一座数十米高的环岛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吸引了记者注意。艾哈迈德告诉记者:“去年我参与了这个巨型环岛的混凝土浇筑过程。它一次性浇筑的混凝土量,创下沙特工程史纪录。”据介绍,这里将是一处行车隧道环岛,共计浇筑混凝土超1.7万立方米。其中,中间板部分耗时20小时,一次性浇筑超6000立方米混凝土。顶板部分连续进行了24小时30分钟的施工,一次性浇筑6650立方米混凝土。如此大的工程量,要在沙特高温环境下完成,挑战不小,对工程管理和调度保障也提出很高要求。去年4月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现场观摩的德拉伊耶门发展机构首席执行官杰瑞·因泽里罗表示:“这样大规模的混凝土浇筑,在沙特是史无前例的。德拉伊耶门项目正在进行的基础设施工程强化了我们的信心,让我们一起见证‘2030愿景’为沙特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回到项目部,中建中东沙特分公司副总经理德亚·阿卜杜勒—哈利克向记者展示了一幅沙特地图。图上标注了沙特政府计划发展的巨型基础设施项目,新未来城、红海新城、德拉伊耶门等赫然在列。据估算,各项设施总投资已近7000亿美元。“沙特‘2030愿景’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以加快经济多元化转型。德拉伊耶门是其中一个重要项目,也是中建中东在沙特承接的第一个基础设施项目。我们将全力以赴,优质履约。”德亚来自埃及,在中建中东已经工作了14年,参与了6个项目的建设。从普通工程师到项目主管、项目经理,直到成为目前中建中东在沙特职位最高的外籍工作人员。他表示,2017年,他专程去中国广东考察了广交会,那次访华经历让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有了直观感受,并对中企灵活智慧的经营策略有了全新认识。“中企在中东市场不断取得新发展,也为广大外籍员工创造了发展机遇。”德亚说。按照计划,中建中东德拉伊耶门项目将于2025年交付。德亚说,在各承包商中,中企对项目进度的掌控及其履约能力得到业主高度赞许。“建筑行业是一个艰苦而又充满挑战的工作,但我喜欢挑战。特别是,中企为员工营造了平等宽容的工作环境,我作为外籍员工得到了公司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我愿继续与中企一起,在共建‘一带一路’伟大事业中不断取得新成绩。”(本报利雅得电)《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9日 03 版)
    【责任编辑:李平书】

  • 雅万高铁造福“千岛之国”

    图为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哈利姆站站台,乘客和一列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合影。新华社记者 徐钦摄“我梦中有一条红色的飘带,在千岛之国穿行。一刹那就带我来到群山之间,体会流动的魅力和全新改变……”一首中印尼双语歌曲《雅万的红飘带》在印度尼西亚传唱开来,唱出了印尼民众对雅万高铁的喜爱,也道出了雅万高铁通车一年多来给印尼社会带来的变化。雅万高铁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旅游名城万隆。2024年10月17日,雅万高铁迎来一岁生日。作为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旗舰项目,雅万高铁持续运营一年多来,不仅给印尼当地民生改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好,也为中国与印尼及其他国家在基建、交通等领域进一步合作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成功范例。安全之路——可持续运营能力不断提升自今年7月起,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雅万高铁运维联合体运营系统机务部专业司机吴魏接到一项新任务——带徒弟。理论学习、模拟练习、实操……每一个环节,吴魏都严格按照培训大纲对印尼学员授课。“能够参与印尼高铁司机的培训,并将我全部的业务知识和驾驶技术教给他们,我感到非常荣幸。”作为中方师傅之一,吴魏对徒弟们的成长深感欣慰。阿古斯·德维奥诺·维多多和拉安轧是吴魏培训过的两名优秀印尼学员。“成为雅万高铁首批司机是我的骄傲,感谢中国老师和同事的培训和悉心指导。”阿古斯·德维奥诺·维多多说。 拉安轧加入雅万高铁之前,有过10年内燃机车驾驶经验。“雅万高铁是印尼第一条高铁,我的家人得知我成为高铁司机后,都非常自豪。”拉安轧还分享了驾驶雅万高铁列车的体验,“速度非常快,视野开阔,景色与传统火车上看到的完全不同。”在成为经验老道的“中国师傅”之前,吴魏和雅万高铁运维联合体的同事们经历了一年多的摸索和实验。“从建设、联调联试到试运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下线路勘查,逐一排除安全隐患,精心维护雅万高铁动车组等设备设施。印尼雨季长、雅万高铁经过的隧道和弯道多、当地人喜欢放风筝……这些都对雅万高铁的平稳运行带来挑战。”在授课和实操过程中,吴魏会对印尼学员反复强调注意事项:“为雅万高铁安全运行保驾护航,保障每趟列车平稳运行、每个岗位顺利交接,是我们在印尼每一位中国铁路人的职责。”雅万高铁开通一年多来,中印尼双方在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等方面的合作稳步推进。中方团队已完成对印尼首批高铁动车组司机等岗位共419名学员的资格培训。印尼司机已经基本具备驾驶高速列车的能力,这为今后雅万高铁实现自主运营奠定坚实基础。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总经理德维亚纳·斯拉梅·里亚迪称赞,中国标准为雅万高铁安全运营提供了有效保障,推动印尼铁路人才培养实现了根本性飞跃。据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0月17日,雅万高铁已累计开行动车组列车15826列,发送旅客579万人次,单日旅客上座率最高达99.6%,动车组列车安全运行超257万公里,运营安全有序,综合效益逐步显现。民生之路——助力印尼当地经济发展高铁列车向前飞驰,万隆美丽的自然风光在乘客眼前徐徐展开。连绵起伏的山峦和绿意盎然的稻田错落有致,宁静的村庄点缀其间,偶尔还能看到河流蜿蜒流淌……万隆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素有“爪哇的巴黎”的美称。雅万高铁为万隆旅游业增长注入新动力。最新数据显示,一年来,已有来自159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33万名外国乘客搭乘雅万高铁;今年5月,西爪哇省游客数量环比增加94.84%;今年前往万隆的游客数量增长了10%—15%左右。作为印尼乃至整个东南亚的首条高速铁路,雅万高铁对沿线地区发展产生了巨大辐射及带动作用。现代化的设计和印尼文化的巧妙融合,让位于东雅加达的哈利姆高铁站成为当地一座新地标。一楼、二楼的商业区已形成规模,拥有快餐店、冷饮店、咖啡店等多种业态,不仅让旅客流连忘返,也让商家们吃上了“高铁饭”。同样,在雅万高铁另一端,万隆地区的德卡鲁尔站,在高铁的“虹吸效应”下,周边的商铺不断聚集。“雅万高铁开通之前,我每天的收入只有10万印尼盾,现在可以达到50万印尼盾。”在万隆德卡鲁尔站附近售卖巽他族小吃的塔蒂·赫里亚蒂说。西爪哇省代理省长贝·特里亚迪表示,雅万高铁极大促进了沿线小微企业的发展,形成了新的社区经济生态,西爪哇省政府正与帕达拉朗站和德卡鲁尔站的小微企业合作,为游客推出更多万隆美食和旅游套餐。依托雅万高铁,一条活力满满的经济带在“千岛之国”悄然隆起。从哈利姆车站出发,约15分钟便能到达卡拉旺站,附近集聚了众多知名工业园区,涵盖汽车制造、电子产品、家电生产等领域,是印尼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柱。距卡拉旺站约10公里的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内,聚集了50多家来自中国、美国、新西兰、芬兰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卡拉旺站预计明年开通,将大大缓解交通运输压力。”中国·印尼经贸合作区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卫明说,从雅加达到园区的公路交通一直比较拥堵,对园区企业物流和运输效率造成很大影响。车站开通后,园区与雅加达、周边港口和机场之间的连接更加便捷通畅,显著降低时间成本、燃油开支和环境污染等。届时,园区将对投资者产生更大吸引力,招揽更多企业入驻。共赢之路——推动东南亚区域互联互通在印尼,雅万高铁有一个更加响亮、家喻户晓的名字——“Whoosh”。这个单词是印尼语“省时”“高效”和“先进”的首字母缩写,模仿高铁呼啸而过的声音,生动展现了雅万高铁风驰电掣的姿态。雅万高铁开通运营后,印尼成为东南亚地区第一个拥有时速350公里高铁的国家,成为中国同地区国家共商共建共享、携手迈入现代化的成功范例。雅万高铁是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金字招牌”。雅万高铁的成功修建和顺利运营,不仅为印尼增添了一张崭新的“国家名片”,也成为东南亚地区交通现代化的象征,为中国与印尼及其他国家在基建、交通等领域的进一步合作起到重要示范效应。今年9月初,印尼前交通部长布迪·卡里亚·苏马迪表示:“雅万高铁以其速度和整洁,不仅成为印尼的骄傲,也已成为整个东盟地区的骄傲。”他还呼吁其他东盟国家共同致力于城市公共交通,尤其是轨道交通的发展。东盟秘书长高金洪表示,雅万高铁不只对印尼非常重要,对东盟也具有历史性意义,展示了推进区域互联互通能够释放的发展潜力。雅万高铁在东南亚引发广泛关注和积极反响。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对此表现出浓厚兴趣,纷纷加快了高铁项目的规划与推进。泰国驻东盟前大使乌拉瓦蒂表示,铁路发展对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非常重要。雅万高铁开通为地区国家带来积极发展势头。马来西亚计划在加里曼丹岛建设一条连接印尼的铁路,并计划建设途经新加坡、泰国等地的铁路线,提升区域便利化水平。印尼商业与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法贾尔·希拉万表示,雅万高铁不仅填补了印尼在高铁领域的空白,也为东南亚地区树立了标杆。雅万高铁的示范效应将促进地区其他国家加快高铁项目进度,为推动东南亚区域互联互通创造新的机遇,进一步增强东盟内部经济一体化进程。
    【责任编辑:王月博】

  • 中欧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已进行8轮磋商 仍存重大分歧

    中国网10月17日讯 据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官网消息,欧盟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终裁披露后,在12家电动汽车企业授权下,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简称中国机电商会)按照本案调查程序要求,于8月24日代表企业向欧委会提交价格承诺方案。自9月20日起的20余天中,中欧技术团队在布鲁塞尔进行了8轮密集磋商,经过艰苦努力,双方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欧方始终未积极回应涉及中欧业界的核心关切问题,双方还存在重大分歧。到目前为止,磋商仍未达成双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中国机电商会注意到相关报道称,欧委会在与中方磋商的同时,又单独与部分企业进行价格承诺谈判。中国机电商会认为,首先,目前单独谈判的企业均在已授权中国机电商会的12家电动汽车企业集团之内,且所有授权企业一致同意作为一个整体参与中国机电商会的价格承诺申请。其次,中国机电商会向欧委会提交的价格承诺方案已涵盖所有授权企业的方案,并无必要再单独申请。最后,考虑到欧委会在本案初裁和终裁披露中,将企业集团及关联公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税率裁定,那么无论是征税措施还是价格承诺,对于企业集团中的所有生产商都不应差别对待。如果欧委会执意单独与个别企业开展价格承诺谈判,很有可能存在以双重标准甚至多重标准区别对待企业的问题。中国机电商会所提的代表行业整体立场的价格承诺方案,是当前中欧磋商的基础。欧委会与企业单独开展价格承诺谈判,将动摇谈判的基础和互信,给双方磋商带来干扰。目前中欧价格承诺磋商时间紧迫,同时谈判也将分散资源,延误磋商进程。中国机电商会期待欧方展现对磋商的最大诚意,与中方以达成价格承诺为目的开展进一步磋商,在当前磋商的基础上尽早达成各方均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中国机电商会将为此尽最大努力,继续带领企业做好价格承诺磋商相关工作,切实维护行业企业利益。
    【责任编辑:吴闻达】

  •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调整!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提标扩面

    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10月29日对外发布通知,调整高等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国家奖助学金政策。此次调整既适度提高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和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奖励标准,提高本专科生和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又大幅增加高校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覆盖面,更加贴合学生、学校实际需求。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逐步提高国家资助水平。2023年,全国共资助各学段学生1.6亿人次,资助金额共计3111亿元。此次学生资助政策调整将用更大力度奖优助困、更多覆盖学生群体,将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关部署。记者:申铖、胡旭设计:申铖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责任编辑:刘峻凌】

  • 在孩子们需要的每个角落,这条“路”总能抵达

    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启了未成年人保护的新篇章过去四年检察机关扎实履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赋予的更重责任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安全幸福健康成长是新篇,更是新路面对数字时代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新需求检察机关如何“答卷”?一起来看数字检察守护成长之路这条路,是始终以“六大保护”织密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网,“六大保护”深度融合,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条路,是不断以检察履职构筑未成年人综合保护法治屏障,“四大检察”综合履职,撑起未成年人法治蓝天。这条路,是落实数字检察战略创新数字未检建设,全方位构建“数字赋能”新局面。破除部门壁垒,连接信息孤岛汇集多维数据,搭建业务模型护未之路,检察守护数字赋能,你我共赴为每一个孩子的明天铺就可感可触的守护之路
    【责任编辑:卢小凡】

  •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之看区域·西部篇丨“破圈”掘金海外市场 “西南造”加速出海

    这是在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的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拍摄的即将下线的新能源汽车(2024年6月7日摄)。
    随着一条条国际航线开通,一趟趟国际班列飞驰,在全球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西南五省区市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势产业提档升级,“西南造”加速出海,书写开拓国际市场新篇章。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平书】

  • 尺素金声|前三季度网上零售额增长8.6%,新型消费深度融入日常生活——从十个新数据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底座⑨

    作为中国消费市场中的新型消费业态,本地生活服务迎来令人惊喜的发展。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网上零售额108928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90721亿元,增长7.9%,增速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7%。本地生活服务等新型消费快速增长,对线上消费增长起到明显的拉动作用。本地生活服务是指将具有实体店铺的餐饮、家政、休闲等生活服务以一种“网店”的方式呈现给消费者,从而提高消费者便利度的一种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新业态。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零售业态的持续变革,即时零售保持韧性增长,今年前8月行业规模同比增长26.2%。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本地生活服务已融入消费者日常生活——北京市朝阳区居民李欣以前经常为家里的小修小补发愁,下水道堵了、洗衣机坏了、灯泡不亮了……如今,她只需打开手机APP,就能一站式预订相应服务;山东省济南市居民辛丽喜欢在节假日和朋友聚会,却又不喜欢到超市采购。如今,从生鲜到零食再到饮料,都能在手机APP中下单购买,半小时就送上门;上海市杨浦区上班族郭悦想在下班后吃顿可口的饭菜,却没有精力亲自下厨。如今,她只需提前买好菜,等着在手机上预约好的家政人员上门……本地生活服务快速发展,折射出新型消费巨大潜力。2023年,中国全年网上零售额15.42万亿元,增长11%,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增至27.6%,创历史新高。在巨大的需求带动下,以线上线下融合为特点的本地生活服务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规模达到17469亿元,2025年本地生活服务规模将超2.5万亿元。本地生活服务快速发展,得益于相关政策加力支持。推动技术赋能、提升智慧便捷水平,一直以来都是推动服务消费扩容升级的政策取向。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鼓励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动商品、门店、会员及供应链数字化,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降低综合成本。”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 消费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主引擎。消费市场不缺需求,缺的是符合消费者口味的优质供给。激发消费更大潜能,创新供给是关键。做足“新”文章,效果更打眼。在相关政策带动下,有的平台推出便民生活圈网点动态地图,有的平台打造“小修小补”便民地图,有的平台探索社区生活服务数字化,增强服务的贴近性和便利性……本地生活服务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数据显示,今年1—8月,限额以上单位中开展即时零售新服务较多的便利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4.9%,增速高于平均水平。本地生活服务关乎人民美好生活,是扩大消费的有力抓手。紧紧围绕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新需求,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推动本地生活服务带来更多优质的消费新体验,一定能够激发服务消费更大潜能,促进消费市场回升向好。
    【责任编辑:李平书】

  • 美国华盛顿动物园:大熊猫“宝力”“青宝”“状况很好”

    中新社华盛顿10月16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主管布兰迪·史密斯当地时间16日表示,1天前抵达华盛顿动物园的大熊猫“宝力”和“青宝”目前“状况很好”,“它们已经在探索新环境”。本月15日,大熊猫“宝力”和“青宝”在经过19小时飞行后从中国成都来到美国华盛顿,开启为期10年的旅居生活。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 供图史密斯当天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说,她上午去看了“宝力”和“青宝”。虽然经过了长途飞行,但它们目前“状况很好”,“宝力”在爬架上玩耍,“青宝”在吃竹子。熊猫饲养员汤普森(Laurie Thompson)告诉记者,动物园为熊猫准备了很多竹子、苹果、胡萝卜,以及根据中方饲养员“配方”特制的“熊猫窝头”,与它们在中国时吃的一样。目前,两只熊猫吃饭、睡觉都正常,它们正在适应新环境。美国华盛顿国家动物园 供图据工作人员介绍,两只熊猫性格很不同,“宝力”非常活泼,喜欢爬上爬下;“青宝”则比较谨慎,小心地探索新居。“宝力”和“青宝”分别出生于2021年8月和2021年9月。其中,“宝力”的妈妈是出生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的“宝宝”,它的外祖父母是在华盛顿国家动物园旅居20余年的“添添”和“美香”。中新社记者 沙晗汀 摄据园方消息,“宝力”和“青宝”将于明年1月24日正式与公众见面。在此之前,两只熊猫要经过至少30天隔离,自12月中旬开始向志愿者、会员等举行小规模展出。负责熊猫健康的兽医斯蒂尔(James Steeil)告诉记者,这一安排完全是为了熊猫考虑,确保熊猫可以充分适应环境。对于时隔近一年迎来熊猫,华盛顿动物园的工作人员都很兴奋。史密斯表示,熊猫对于华盛顿整个城市、华盛顿动物园和她个人都“意义非凡”,熊猫的到来带给她“很多欢乐”,迫不及待想要深入了解这两只熊猫。史密斯还表示,美中两国大熊猫保护研究合作已经超过50年,取得了很多成就,也加强了人文交流,是通过合作取得成功的“典范”。(完)
    【责任编辑:卢小凡】

  • 国家邮政局:9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42.5,同比提升9%

    中国网10月17日讯 据国家邮政局官方微信消息,经测算,2024年9月中国快递发展指数为442.5,同比提升9%。其中发展规模指数、服务质量指数、发展能力指数和发展趋势指数分别为539.3、688.1、224.4和69.7,同比分别提升24.2%、2.2%、0.4%和3.9%。9月,快递市场发展动力强劲,规模拓展稳健有序,产业融合深入推进,跨境服务能力趋强。图片来源:国家邮政局官方微信9月,快递发展规模指数为539.3,同比提升24.2%。从分项指标来看,预计9月快递业务量将同比增长18.5%左右,业务收入将同比增长13%左右。前三季度,快递市场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快递业务量超1200亿件,业务收入超万亿元。一是发展动力日趋强劲。前三季度,剔除春节影响因素,行业单月业务量同比增速基本保持在20%左右。5月以来,单月快递业务量突破140亿件成为常态,日最高业务量超5.8亿件,促消费、助生产、畅循环作用日益凸显。中秋假期期间(9月15日-17日),行业揽收快递包裹13.07亿件,比去年中秋假期日均增长35.4%;投递快递包裹14.07亿件,比去年同比增长45.7%,有力满足假日市场寄递需求,高峰保障能力有所提高。二是区域发展愈加均衡。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快递业务量增速将分别有望超30%和35%,远超全国平均增速,快递业务量占比有所提高。自4月起,快递企业不断增强新疆地区的寄递服务供给,加大对西藏等边远地区运力投入,推动西北、西南地区快递业务量快速增长,陕西、甘肃、内蒙古、贵州等省份业务量同比增速预计将在45%以上。三是新型消费支撑有力。前三季度,直播带货、短视频带货等新模式发展迅速,带动快递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引导下,智能家居、绿色家电日渐成为线上寄递新热点,时令生鲜、健身保健、节庆产品、鲜花绿植等产品寄递规模有所扩增,快递企业为推动新型消费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9月,快递服务质量指数为688.1,同比提升2.2%。从分项指标来看,快递服务公众满意度预计为83.8分,同比提升0.6分。重点地区72小时妥投率预计为83.1%,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前三季度,行业服务水平稳步提高,消费者寄递体验有所改善。一是服务特定群体更便捷。快递企业与高校加强合作,建立校内服务站点,提供“一站式”寄递服务,以更加高效的寄递服务,助力高校学生轻松离校、便捷返校。快递企业积极探索智慧医疗服务,开展病案报告、药品、检测样本、医疗器械等多产品寄递,综合运用无人机、无人车、智能柜等智能设备,助力医院实现药品试剂可追溯、物流全程可视化、冷链运输定制化、设施设备无人化。二是服务现代农业更全面。快递企业推动冷链服务直达田间地头,通过温控技术优化、包装材料创新、运营数据挖掘、“陆铁空”运力矩阵投入,全面提升寄递时效与服务品质,助力鲜花、大闸蟹、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实现源头直采直发,为地方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保驾护航。三是服务制造业更深入。快递企业深耕一体化供应链服务,不断延伸服务链条,丰富仓配服务体系。在3C品牌新品发布领域,快递企业通过运用大数据精准预测、数字化供应链管理、定制加固包装、“分仓+直发+极效前置”服务模式,确保新产品寄递快速响应、安全送达。在鞋服领域,快递企业积极打造产业带专仓,为商家提供正逆向增值一体化服务、仓内质检、印花、熨烫等多项半加工服务,通过提供数字化管理系统,提升库存变动与订单管理即时性,为制造企业降本增效提供支撑。9月,快递发展能力指数为224.4,同比提升0.4%。前三季度,行业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一是基础产能不断增强。快递企业升级哈尔滨分拨中心,提高东北地区转运效率。陆续投产合肥汽车配件分拨中心、中山打印耗材专业仓、武汉药品和器械专业仓、江门宠物食品立体仓,为多领域企业提供更专业的仓配服务。运营河南邓州智慧物流港、苏州太湖智能产业园、冀南(沙河)与泉州智创园等设施,促进区域商流、物流与资金流等资源集聚,助力地方产业创新发展。二是综合运力持续提升。航空方面,行业自有航空公司开通“杭州=阿斯塔纳=布达佩斯”“广州=德里”等全货机国际航线,开通“西安=列日”全货机包机航线,加强欧洲、南亚等地区辐射能力。陆运方面,快递企业与市内交通企业加强合作,在多地推广“地铁+快递”“公交+快递”等新型寄递模式,推动同城寄递降本增效。无人运输方面,快递企业在深圳新增起降场地,开通“深圳=东莞”无人机航线,打造“空中无人机+地面驿站+地下无人车+地铁”低空-空铁轨运输网络,在郑州、成都、苏州等地探索低空寄递新模式,在陕西打造低空物流智慧社区,持续挖掘低空经济新场景。快递企业优化无人车运力管理平台,推动无人车朝大容量、远续航方向更新迭代,在山东东营、胶州和陕西宝鸡等地常态化开展无人车配送,促进城市配送便捷化、智能化发展。三是跨境服务优化完善。一方面,快递企业升级国际寄递时效,简化跨境服务流程,上线海外仓标准产品,提供境外上门揽收服务,有力保障“中秋”“黑五”等节假日跨境寄递需求。另一方面,快递企业在上海完成鲜果“1210保税电商”模式全国首单通关,促进跨境物流高效性与进口链路可视性,为跨境电商水果进口贸易规模化发展奠定基础。9月,发展趋势指数为69.7%,同比提升3.9%。快递企业加快应用新技术、新模式,旺季保障水平稳步提升,为拓展发展新空间、释放消费新能力提供有力支撑,预计四季度行业仍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责任编辑:卢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