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人问津”到单月交付2000台,新石器无人车如何跨过万台临界点?

“以前解释什么是无人车,得花两小时;对方听完只回一句‘没听懂’。”新石器无人车创始人兼CEO余恩源回忆创业初期,仍觉苦涩。如今,同样的产品已跑遍全球300余城,累计上路超10 000台,仅10月就交付2 000台——这条曾经无人问津的赛道,正被公司一脚油门踩进规模化商用拐点。

一、资本再“加码”,中移基金入局D轮

今年11月,中国移动旗下北京中移数字新经济产业基金确认投资新石器D轮。双方除资本合作外,还将共建城配自动驾驶生态:联合研发L4算法、定制5G+无人车、共享渠道与数据。中移基金表示,人力成本攀升、用工缺口扩大,让“自动驾驶城配”成为传统物流的经济替代方案,行业已进入“技术验证”向“规模复制”切换的关键窗口。

二、万台临界点:规模带来数据,数据反哺算法

在余恩源看来,10 000台是道“生死线”。

“当车辆突破万台,跑出来的长尾场景、corner case呈指数级增加,算法迭代速度会明显加快。”目前,新石器单车月均行驶里程超2 000公里,云端回传数据超20TB,已构建国内最大的城配L4数据闭环之一。

三、战略转向:从“只服务快递巨头”到“七成订单来自小B”

过去,公司客户名单里尽是顺丰、京东等KA巨头;但快递场景线性增长明显,月交付1 000台即触顶。2025年起,新石器全力切入小B市场——医药、生鲜、酒店布草、滴滴货运……

“7月青岛试点,用户滴滴下单,无人车30公里内闪送,首批200台车日均单量增长300%。”余恩源透露,目前小B订单已占月出货量50%,明年目标冲至70%-80%,KA与大B降至20%-30%,“只有场景足够分散,增长才没有天花板。”

四、出海“桥头堡”:阿联酋5000台牌照已到手

D轮弹药一半将用于海外。新石器已在阿联酋拿下公开道路正式牌照,2026年底前部署5 000台;同期落地东北亚、东南亚、欧洲“样板”市场。

“无人配送本质是‘替人干脏活累活’,全球都有需求,不可能被一家公司垄断。”余恩源预计,2027年海外年销5 000-10 000台,占公司总销量40%以上。

五、余恩源的“四支柱”方法论

1. 技术:算法优、算力高、数据闭环快;

2. 规模:车辆多、里程长、场景广;

3. 合规:牌照先行,路权保障;

4. 运营:软硬一体成本低,服务网络覆盖全。

“四根柱子少一根,商业化大楼都会塌。”

从被冷眼相待,到单月交付2 000台,新石器无人车用五年证明:无人配送不是噱头,而是一门可以算账的生意。随着万台临界点被跨越、资本与运营商持续加仓、海外版图快速铺开,余恩源下一个目标已写进日程表——

“让无人车像水电煤一样,成为全球城市的基础设施。”

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