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 LSP 协议:PoS 网络建立安全护城河的最佳方案-区块链时报网

质押通常是维护 PoS 网络安全的主要方式,对于一个 PoS 网络而言,网络中有越多、越分散的资产参与到验证者质押中,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该网络的安全性更好。通常,从 PoS 网络本身出发,他们通常会给验证者提供激励,一来是对他们作为贡献者的奖励,二来是鼓励更多的验证者参与到网络质押、验证中。

事实上,对于任何 PoS 网络而言,让代币持有者独立的参与到网络验证者质押中都是不现实的,一个是成本角度,比如以太坊的 PoS 验证者的最低门槛是 32 ETH,以 ETH 3800 美元为价格基准,那么直接成为验证者的成本门槛大约为 12.16 万美元,但 APR 仅为 2.21%,并且资金利用率极低。另一面,质押者需要具备独立运行客户端的能力避免罚没,综合来看,非专业的代币持有者以验证者身份直接参与任何网络的质押都不现实。

所以流动性衍生品质押赛道即 LSD 的出现恰好解决了上述痛点,一方面代币持有者可以将代币质押委托给 LSD 协议(不要求资金规模,通常几十甚至十几美金价值的资产就能参与),协议会代替质押者参与到 PoS 网络的质押,并且将部分收益返还给质押者。同时,LSD 协议还会返还给质押者一个 LST 代币,该代币等价值于其质押的资产,可用于在 LSTFi 中获得新的收益,以提升资金利用率。这对于提升 PoS 网络质押率有着不错的推动作用。

除以太坊生态外,其他生态在 LSD 规模都不大

不过从目前的 LSD 赛道看,除了以太坊生态外,其他网络的 LSD 规模并不大。其中,一方面体现在规模上,目前以太坊的流动性质押规模在 1300 万个以太坊,约为 502.3 亿美元,按照目前以太坊信标链中 3200 万以太坊参与质押看,流动性质押约占比 40.6%。

探索 LSP 协议:PoS 网络建立安全护城河的最佳方案-区块链时报网

而除了以太坊外,其他 PoS 生态比如 Cosmos、BNB Chain 等相对来说规模都不大,并且在流动性质押来源上比率都不高,比如 Cosmos 质押的 ATOM 代币中,虽然其整体质押率很高达到了 63% 左右,但是仅有 2% 左右来自于流动性权益质押。

另一面,虽然 LSD 项目正在不断攀升,但是以 Lido、Rocket、Binance Staked 等为代表的头部 LSD 协议,在 ETH LSD 质押领域垄断效应明显,其中仅 Lido 就占比整个 ETH LSD 市场份额的 75%,新兴 LSD 协议市场份额占比极低。尤其是 Lido 等头部 LSD 协议为中心化模型,可能会存在垄断后将大部分比例收入囊中的风险,降低 LSD 板块整体收益,降低质押者的质押欲望。并且资金过于集中,可能会造成 PoS 生态的安全隐患。

除了 LSD 外,以 EigenLayer 为核心的再质押赛道即 LRT 赛道,同样也是围绕以太坊生态进项,一些 LRT 协议包括 Kyper DAO、Renzo、Ether.fi、EigenPie、YieldNest、Swell 等都是建立围绕 LST、ETH 资产提供质押服务,对于其他链上原生代币支持缺失。同样, EigenLayer 在维护网络安全方面,同样存在欠缺,比如在 PoS 网络中,如果 EigenLayer 的激励机制与现有的 PoS 激励机制发生冲突,可能会降低验证者对网络安全的承诺。并且 EigenLayer 可能会导致某些验证者获得更多的权益和控制权,从而增加网络的中心化风险。中心化的网络更容易受到攻击和操纵,削弱整体安全性。

所以整体上看,LSD、LRT 或许并不是 PoS 生态获取安全的最佳方案:

· LSD 板块垄断严重且中心化现象严重,收益垄断质押规模下降并且威胁 PoS 网络安全,背离 PoS 初衷。

· LSD、LRT 的多层套娃模式存在风险,尤其是一些头部 LSD 协议的规模过大,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发生挤兑对于以太坊生态来说是灾难性的,前车之鉴是 Terra 生态。

· LSD、LRT 赛道以以太坊为主,其他 PoS 生态难以通过流动性质押、再质押促进更多的用户来质押,资金利用率低下的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 除以太坊生态外,支持其他 PoS 生态想要扩大质押规模缺的基建设施缺失,多链化发展趋势受阻。

当然对于维护 PoS 网络安全、提升资金利用率的方案不仅仅只有 LSD、LRT 外,近期面向市场的 LSP 协议带来了更优的解题思路。其基于创新的 Node Slicing(节点切片)、OmniVerify Chain 方案,将用户的资产权益以及节点收益权益资产化,并为其赋予流动性,相对于现有解决方案,LSP 协议在 PoS 网络安全、推动 PoS 网络体系均衡化发展方面有望取得更好的效果,并且 PoS 回归初衷。

LSP 协议的“节点切片”方案

LSP 协议是一个全新的 PoS 流动性衍生品质押方案,其特点之一是采用 Node Slicing 方案,作为协议执行过程中对节点进行的一种核心处理方式。类似于 LSD ,PoS 资产持有者可以直接通过 LSP 协议进行质押,LSP 协议验证网络将通过 OmniVerify Chain 网络将资金质押到不同的 PoS 网络中,并对去中心化网络进行验证、托管后,对质押凭证进行切片处理,切片后的资产,将包含用户的资产权益以及节点收益权益。

虽然返还切片资产的过程看似与 LSD 类似,但其返还的并不仅仅是一个 LST 资产,其具备 LST 资产所有能力的基础上,它更是一个能够代表资产权益以及节点收益权益(LST 资产不具备完整的权益效用),即该过程更是用户直接通过 LSP 协议参与到 PoS 的网络验证中,同时获得节点所获得的所有收入权益的过程。与此同时,该切片后的资产在 LSP 协议的交易平台中,可以自由的交换持有,也可以在一些 LSTFi 甚至是一些 LRT 协议中进行进一步的交易。

探索 LSP 协议:PoS 网络建立安全护城河的最佳方案-区块链时报网

提升 PoS 质押的规模与分散性

事实上,从 PoS 网络本身看,其需要规模性、分散性的用户参与到网络的验证。从规模性上看,仅仅吸引更多的散户交易者参与其中一定是难以满足需求的,所以从这个方向看,一些巨鲸用户、大型节点验证商、矿池参与其中就显得十分必要。

这类用户有相当一部分都是自行运行客户端,而不是通过 LSD 协议参与质押(潜在风险过高), 但这种方式又大幅降低资金利用率,所以 LSP 协议就能够成为一个不错的抓手端。利用LSP协议,上述能够更加轻量级地进行矿池份额的资金进出,并且不会因为矿池质押节点中资产的波动对网络产生影响,使公链网络具备更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利用LSP协议,节点在交换资产所有权的过程中,不再需要进行繁复的交易确认行为和以及资产转移压力,节点持有者可以直接通过LSP交易平台售出需要换手的节点资产即可,更容易从中退出,而不是像 LSD、LRT 平台需要赎回才能从中退出。

当然,POS 网络质押节点的分散性同样重要,一方面 LSP 协议的分片方案化解了大型质押者对于 PoS 网络安全的潜在威胁,同样其也有望吸引更多的分散的用户参与质押。

对于需要参与节点质押的用户,也无须真正意义上的参与网络的建设。直接可以通过LSP协议购买该网络生态下的节点切片即可完成。大大降低了新用户参与公链生态的门槛和部署压力,同时也避免了这个过程中,潜在的多种安全威胁。

多 PoS 网络的适配性

以太坊是目前 LSD、LRT 赛道的主要市场(中心化服务商占据主导地位),而绝大多数新兴 LSD 以及 LRT 协议为了更好的捕捉用户与资金,其通常也将以太坊生态作为第一选择。因此无法面向更多的生态提供原本节点独立的功能性,这些功能性包括作为一个独立节点对所属网络的数据验证功能,无法参与验证的同时也就丧失了节点作为网络数据安全保证的核心价值,即我们所说的背离 PoS 宗旨的初衷。

这也就造成以太坊的流动性衍生品规模越来越大,而其他 PoS 生态难以形成规模,进而造成很多新兴 PoS 网络在维护安全上、捕获质押者方面存在一定的困境。

LSP 协议原生能够与所有的 PoS 生态进行适配,而不是像 LSD 协议那样布局在一个或者几个 PoS 网络底层。所以 LSP 协议所面向的生态不仅仅是以太坊,同时也面向其他 PoS 生态,也就是同样可以通过 LSP 协议进行质押并获得切片权益资产的返还。

而当大量同一公链网络的节点参与 LSP 协议时,或者某一公链网络用户首次与LSP协议进行交互时,都会开启专属于该网络生态的节点质押池,以保证这些被切片后的凭证资产来源于同一公链网络。节点质押池建立以后,之后加入的节点网络将默认进入此质押池,与其他质押凭证一同进行所需的资产交易或者持有活动。

上述过程是通过验证网络 OmniVerify Chain 实现的,它能够来保证用户持有的节点资产能够在作为独立节点运行的同时,获得节点原有的收益与对所属网络的数据验证功能性价值。

聚焦于 OmniVerify Chain 本身,其是 LSP 协议运行的重要底层设施,LSP 协议建立在 OmniVerify Chain 上,它包含了一个 Rollup 层、一个数据可用性服务 DA 层,其提供底层资产的绝对安全性保证与数据一致性保证,通过云节点的方式完成数据验证和权益归属。OmniVerify Chain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用户实际需要执行的仅有委托验证、购买/出售节点切片的证明凭证等几个简单的步骤。

探索 LSP 协议:PoS 网络建立安全护城河的最佳方案-区块链时报网

由于用户委托节点的安全与功能性保证有 OmniVerify Chain完成接管,因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只要OmniVerify Chain的分布式网络安全管理足够友善,其资产安全远比存储在用户的热钱包状态下要优秀的多。

可组合性与可编程性

LSD 协议具备可组合性与可编程性。

可组合性体现在 PoS 验证的能力上。事实上,在一些 PoS 网络中,如果我们想要做一个跨链桥、一个游戏应用、一个以合成资产协议为特点的衍生品协议,甚至是一些协议或者依附于 Layer1、Layer2 的层(比如 Layer3)等等场景,都需要自行搭建一套不同方案的验证组,这些验证组都需要具备一定的 PoS 能力。搭建一套验证组就需要足够的质押、节点数量保证去中心化,但这种需要建立在大量的经济成本之上,并且同样缺乏一定的安全性。虽然 EigenLayer 能够提供一定的支持,但协议要保证建立在以太坊体系中,并且同样面临一些中心化的风险比如我们上文提到的中心化风险。

LSP 协议在这个方向上能够通过可组合性来解决上述问题。LSP 协议本身在为 PoS 网络提供验证能力的同时,这种验证能力也拓展至其底层的 Dapps 上。比如 LSP 协议集成了 Solana 网络,支持用户参与到 Solana 上进行质押,那么这些基于 SOL 的验证能力同样能够给予 Solana 上的 Dapps 提供支持。这些 Dapps 无需自行搭建验证组,而是直接通过 LSP 协议的 OmniVerify Chain 进行开发适配即可。而这种产品的开发其产生的数据验证收益,将大部这些节点切片所捕获,将进一步扩大这些节点切片在 LSP 协议中的收益能力。

除此之外,在可编程性上看,节点资产通过 LSP 协议进行分片后的资产,允许更复杂的协议对资产进行可组合的生态拓展,保证资产的可组合性。由于OmniVerify Chain的网络符合EVM的执行标准,因此其资产也具备可编程性。允许任何开发者利用节点切片证明凭证进行任何类型的资产组合方式。

探索 LSP 协议:PoS 网络建立安全护城河的最佳方案-区块链时报网

背靠庞大的 PoS 体系,LSP 协议广阔的发展前景

无论是 LSD 还是 LRT 赛道,其理论上对于 PoS 生态构建安全护城河具备增益,但实际上仍存在诸多的局限性与安全性。而 LSP 协议则在广泛的适配性、可编程性、可组合性等诸多方面,对于 PoS 生态体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够进一步推动以太坊质押体系规模的进一步扩大以分散,同时还能够加速 PoS 网络质押规模的均衡。

有了 LSD 协议,用户参与到 PoS 质押中,可以广泛的参与到不同的生态中,并且这种更为直接的参与方式,不具备“套娃”属性,进而不具备死亡螺旋的风险。

而从市场面上看,LSP协议从宽泛意义上来说,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一些潜在的方向比如:

· 数据可用性层,例如TAO、RNDR等基于AI的数据可用网络。

· 预言机网络,例如LINK、API3等需要节点参与数据验证价值的网络。

· 跨链桥,例如LayerZero、Wormhole等需要节点参与数据一致性验证的网络。

· 其他共识协议,类POS机制的共识验证网络。

· 基于Rollup 的L2网络,如BTC L2,ETH L2,以及未来更多公链网络的L2。

· 云算力服务的Depin网络,如Aleo、IO.net、Aethir等利用云算力提供计算资源的网络。

探索 LSP 协议:PoS 网络建立安全护城河的最佳方案-区块链时报网

这些网络几乎涵盖了市场上大部分非POW运行的公链网络,未来五年内我们相信这些网络的整体市场估值将超过万亿美元。另一面,面向市场的共识体系都在向 PoS 发展,甚至是一些 BTCFi 领域的基建设施也都在遵循 PoS 共识机制,这种趋势都在为 LSP 协议的发展提供动力。如果 LSP 协议能够捕获其中一小部份主要公链网络生态的大部分节点,那么LSP协议能够管理运行的节点资产也将超过数百亿美元,这也从侧面印证了 LSP 协议未来的广阔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