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在我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之所以能流传如此之久,除了与其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分不开关系,还有深厚的文化历史渊源。

早在西汉年间,槟榔就有迹可循,但其在文人士大夫阶级中的流行则在西晋时期,左思撰写的令“洛阳纸贵”的《吴都赋》是最早提到槟榔的文学作品。通过这篇影响巨大的《吴都赋》,当时的人们了解到了南方有一种“无柯,椰叶无阴”的异物名为槟榔,相继模仿食用,进而槟榔走进了上层阶级的生活,成为文人士大夫生活中的雅趣。

盘点:槟榔在文学史上的重要象征意义-区块链时报网

槟榔真正在文学作品中产生影响的,主要依托于晋宋之际的刘穆之求食槟榔一事。东晋末年,刘穆之是为刘裕代晋建宋立下汗马功劳的股肱之臣,但年轻时刘穆之也曾穷困潦倒,到妻子江氏家里吃饭时讨要槟榔,江氏兄弟嘲笑他:“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需此?”后来刘穆之发迹了,命厨人用金盘子端出一大盘槟榔来,送给江氏兄弟。这个故事流传到唐代,诗人李白率先将此事写入诗中“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为槟榔典故在古典文学中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李白之后,宋代的辛弃疾、黄庭坚也都曾借槟榔,抒发窘迫潦倒的烦忧。辛弃疾在《水调歌头·席上为叶仲洽赋》一词中写道:“怨调为谁赋,一斛贮槟榔。”同样借由“刘穆之金盘槟榔”的典故,既赞友人磊落情操,亦伤其失意受挫。而黄庭坚《几道复觅槟榔》:“莫笑忍饥穷县令,烦君一斛寄槟榔。”也是在窘迫潦倒的境遇下,借槟榔来抒发烦忧。

而在文学家兼美食家苏东坡这里,槟榔就和怀才不遇的愁闷没有太大关系了,苏东坡用生动的语句形象描写了人们吃槟榔、醉槟榔的情状,一句“两颊红潮增妩媚,谁知侬是醉槟榔”,表达对槟榔的喜爱,也进一步让槟榔文化流传千古。

槟榔,从“来自远方的奇珍异果”到发展为王公贵族和文人墨客都喜爱的美食,继而出现在文学作品中,被赋予不同的含义,抒发不同的心境,也在中华文化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